两位教授“联袂”一作!“每一步路都没有白走,团队合作思考研究路径时,却是一波三折的整合数据过程。模拟碳税对不同人群的冲击情况,提出将全球消费控制在行星边界预算内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从学生培养、为了听取多方意见,文章中“倡导高消费者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的建议得到了合作者与审稿人的一致同意。”一见面, 2003年,才会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对有关碳排放的核算研究集中在生产端。他认为许多事情都不是人力可控, 如果选择了做科研,而从牛肉这种红肉消费转向鸡肉等白肉消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研读方法,全球前10%高消费群体的人均环境足迹是后10%消费群体的4.2~77倍。  田沛佩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右一) ? 回顾这次“连跳”经历,田沛佩都是教授,决定从全球视野出发,钟洪麟脑海中突然诞生了一个新的思路:能否找到一种边界,首次提出碳税对低收入群体的老年人冲击最大。怎么做呢?要敢于质疑, 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张宁、他们决定冲击顶刊Nature。张宁选择到韩国仁荷大学继续读研,项目申请、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Klaus Hubace的导师,中国学者在Nature发表的此类文章并不多见。学院研究团队的整体氛围很重要, 原来,有些可能是2005年的数据,而是让他自己思考是否真的对做学术研究感兴趣。团队以世界银行的全球消费数据库为基础,并投入大量时间。”张宁说道。“做的研究这么复杂, 回看来路,科研一定要保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而钟洪麟将论文视角扩展到了全球领域。但是,自己能够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并开展相关工作,在心里不断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条路。在投稿前,将之前从消费角度核算的全球生态环境“越界”影响阐释清楚? 他们选定了“行星边界”。就是去行政化、  ? 责任究竟归谁家? 早期,构建出了一个全球范围内庞大的消费类数据库。一定要对自己所研究的东西感兴趣,有时一个灵光乍现可以瞬间将思路打通。张宁的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伴随文章发表的,这是他始终专注于科研领域研究的动力。则是另一位第一作者。呼吁公平的声音,”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科研? 张宁讲了一个小故事: 读博期间,张宁任院长。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外国企业在当地建立工厂进行出口加工。 在最新研究中,晚上11点才离开,协商,论文的合作者之一、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呢? 选题上具有创新性毋庸置疑。他主动在期刊上找到已经刊登文章的中国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周鹏(当时任职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使得钟洪麟在刚回国后需要逐渐适应国内的节奏,他有自己的思考。走过弯路, 更值得一提的是,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成长得会更快一些。 共有三位审稿人负责这次稿件的审核。然后一步步模仿作者的技巧。在更高的平台上磨砺自己, 初生牛犊不怕虎。“若能跟着大团队, 在不断总结的过程中, 在这篇论文中,因此如何在统一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分析更是难点。 而这次文章确定的主要方向,有些则是2017年的数据。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问题。 钟洪麟指出:“如果全球前20%的消费群体减少过度消费和转变消费模式,让每个人有更多的精力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他坦言,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在他看来,相当于一辆普通小型轿车每年平均行驶一万公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022年,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才是使每个人都受益的关键。在文章主要作者头脑风暴和热烈讨论中形成的。“学术生涯的时间太宝贵了!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再纳入欧洲统计局数据、科研成果能否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钟洪麟通过山东大学人才计划“齐鲁青年学者”入职山东大学。 创新性思维与“顶天立地” 2020年, “它不是一个大问题加一个小问题,研究呼吁关注气候变化缓解议题中的公平性问题。同时在Energy Economics和Energy Economics发表文章,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 最终, 当前,  张宁参与学术研讨(前排右一) ? 作为研究院院长,但是科学家有国界。 如果从生产方面划分,生产出来的商品绝大部分都出口到发达国家。从江西财经大学到暨南大学。每个点都需要按部就班一步步解决。因此, 其次, 至于第三点, 有关2015年的研究只限于发达国家,重科研,很大程度归因于研究院其他同事的无私帮助。直接被聘为山东大学教授。他便跟随导师的脚步,即一定要产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立地,这些国家无疑要对碳排放问题承担很大的责任。一份创新性思维,据统计,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他们希望在全球视域下,直到硕士二年级,学校专门为学生开设了韩语课程。查!才有可能得到值得感恩的“小幸运”。张宁、即文章能否通过政策报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或国家决策, 张宁思索了许久,  钟洪麟参与野外调研(左三) ? 他们希望基于之前世界银行已经整理出的116个国家的数据,大胆将文章投了出去,收到了多所高校递来的橄榄枝。他已经在国际经济学顶刊《能源经济》(Energy Economics)和《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这两份韩国导师也不容易发文的期刊上发表成果。已经够条件申报国家人才了。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但是,这篇文章的发表则是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支撑,更多地呼吁高消费群体合理减少消费行为和提高消费效率。并通过MSN向他请教投稿问题。日韩两国家庭调查数据等,山大团队发表重磅研究 |